跳到主要內容

「我怎麼覺得我好像從一個坑跳進另一個坑」英文怎麼說? 用諺語Out of the Frying Pan 說出「跳火坑」的道地用法

「我怎麼覺得我好像從一個坑跳進另一個坑」英文怎麼說? 用諺語Out of the Frying Pan 說出「跳火坑」的道地用法

你是不是也曾這樣過?你終於下定決心,辭掉了那份讓你每天都想撞牆的工作,心想「我自由了!」。結果入職新公司第一天,就發現這裡的坑,好像比之前更大、更深… 這時候,你心裡那句「我怎麼從一個坑跳進另一個坑啊!」的吶喊,用英文怎麼說最傳神?你可以深吸一口氣,對朋友嘆道:Well, it’s out of the frying pan and into the fire. 相信我,任何一個懂英文的人,都會立刻給你一個同情的擁抱。

中文:我怎麼覺得我好像從一個坑跳進另一個坑。
英文:It feels like I’m just jumping from one problem straight into another.


情境一:日常口語表達

適用時機  

和朋友、家人分享挫折經歷,或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抱怨時。

常用說法

Ugh, I thought this new apartment would be quieter, but now I have upstairs neighbors who party all night. Out of the frying pan, into the fire.

  • 中文:唉! 我以為新公寓會安靜點,結果樓上鄰居整晚都在開趴,我就像是從一個坑跳進了另一個坑。
  • 發音重點:說這句話時,通常會帶有嘆氣 (Ugh) 或無奈的語氣。整個片語可以連貫地說完,結尾語調下降。

I broke up with my ex because he never listened. My new boyfriend listens, but he questions everything I say! It’s like going from one bad situation to a worse one.

  • 中文:我跟前任分手因為他從不傾聽。我現在的男友會聽,但他質疑我說的每句話!這就像從一個爛攤子跳進一個更爛的。
  • 發音重點:worse one  worse 要加重語氣,來凸顯情況的惡化。

So much for a ‘better opportunity.’ I feel like I just swapped one set of problems for another.

  • 中文:這就是所謂的『更好機會』嗎?感覺我只是把一堆問題換成了另一堆問題。
  • 發音重點:So much for… 是一個帶有諷刺意味的片語,語氣要表現出「幻想破滅」的感覺。



情境二:正式商務場合

適用時機  

在商務場合,直接說 into the fire 可能顯得過於情緒化和不專業。我們會用更客觀、中性的語言來描述同樣的困境。

專業表達

While the new software did solve the data processing issue, it appears to have created a new set of more complex integration challenges.

  • 中文:雖然新軟體確實解決了資料處理的問題,但它似乎也引發了一系列更複雜的整合挑戰。
  • 語調:保持中立、客觀、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這是最專業的表達方式。

We switched suppliers to reduce costs, but now we’re facing significant quality control issues. We seem to have traded one problem for another, arguably more critical, one.

  • 中文:我們更換了供應商以降成本,但現在卻面臨嚴重的品質控管問題,我們似乎只是把一個問題換成了另一個,甚至可以說是更嚴重的問題
  • 用法:Traded one problem for another 是「用一個問題換另一個」的標準說法,非常適合用在商業分析中。

My concern is that in our haste to solve the immediate crisis, we may have inadvertently created a long-term strategic disadvantage.

  • 中文:我擔心的是,在我們倉促解決眼前危機的過程中,可能在無意中造成了長期的策略劣勢。
  • 情境:在策略會議上提出警告或事後檢討時使用,展現你的遠慮,而不是單純抱怨。

情境三:書面表達

適用時機  

在內部郵件、專案報告或個人寫作中。

文書寫作

(Internal Email) Team, I’m concerned that our fix for the server overload has now caused significant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It feels like we’ve gone out of the frying pan and into the fire, and we need to address this urgently.

  • 中文:(內部郵件)大家好,我擔心我們為解決伺服器超載所採取的修正措施,反而造成重大的安全漏洞。這感覺就像是剛脫離火坑又掉進火海,我們必須立即處理這個問題。。
  • 情境:在非正式的內部郵件中,可以使用這個諺語來快速傳達情況的嚴重性和挫敗感,以凝聚團隊共識。

(Project Report) The decision to outsource customer service successfully reduced operational costs. However, the subsequent decline in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s negatively impacted brand loyalty, effectively trading a financial problem for a reputational one.

  • 中文:(專案報告)將客服外包的決定成功地降低了營運成本。然而,隨之而來的顧客滿意度下降卻對品牌忠誠度產生了負面影響,這實質上是用一個財務問題換了一個聲譽問題。
  • 情境:在正式報告中,避免使用諺語,而是客觀地陳述「權衡」與「取捨」後產生的新問題。

(Personal Blog Post) Reflecting on my move from the city to the suburbs, I can’t help but feel I went out of the frying pan and into the fire. I escaped the noise but am now trapped by a dreadful commute.

  • 中文:(個人部落格文章)反思我從城市搬到郊區的決定,我忍不住感覺自己像是從一個坑跳進了另一個坑。我逃離了喧囂,卻被困在了可怕的通勤地獄裡。
  • 情境:在個人化、敘事性的寫作中,這個諺語能非常生動地表達個人感受。

常見錯誤避免

❌ 錯誤說法

I feel I jumped from a pit to another pit.

✅ 正確說法

I feel like I’ve gone out of the frying pan and into the fire.

  • 中文:我覺得我像是剛跳出火坑又掉進火海裡。

錯誤分析

  • 直譯問題:最大的錯誤是將中文的「坑」直譯成 pit  hole。在英文中,pit  hole沒有「困境、陷阱」的引申義。這種直譯會讓母語者感到困惑。
  • 慣用語對等:語言中的比喻和諺語是文化的一部分,很少能逐字翻譯。學習的關鍵是找到意義上對等的「慣用說法」。中文的「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或「剛跳出火坑又掉進火海」,在英文中最接近的對等諺語就是 out of the frying pan and into the fire
  • 學習技巧:當你想翻譯一個中文成語或俗語時,先不要想單字,而是去思考它要表達的「核心情境」是什麼,然後用 English idiom for [核心情境] 去搜尋。例如,搜尋 English idiom for a situation that goes from bad to worse

實用單字與片語

核心單字

vulnerability [名詞]

  • 意思:弱點、易受攻擊的狀態、漏洞
  • 例句:The recent data leak exposed a major security vulnerability in their system. (最近的資料外洩事件暴露了他們系統中的一個重大安全漏洞。)

unforeseen [形容詞]

  • 意思:始料未及的、意想不到的
  • 例句:The project was delayed due to unforeseen circumstances. (專案因為一些始料未及的情況而延誤了。)

drawback [名詞]

  • 意思:缺點、弊端
  • 例句:The main drawback of living in the city is the cost of housing. (居住在城市的主要缺點是房價。)

實用片語

out of the frying pan and into the fire

  • 意思: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  跳出油鍋又入火坑 , 避坑落井(閃掉了坑洞卻掉進井裡)
  • 例句:I quit my job to escape a bad boss, but my new manager is even worse. Talk about out of the frying pan and into the fire. (我辭職是為了逃離一個爛老闆,但我新主管更糟,簡直是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

the lesser of two evils

  • 意思:兩害相權取其輕
  • 例句:I don’t like either of the options, but I’ll choose the lesser of two evils. (兩個選項我都不喜歡,但我會選擇那個損害比較小的。)

same old story

  • 意思:老樣子、又是同樣的戲碼,老套
  • 例句:He promised he’d be on time, but he was late again. It’s the same old story. (他保證會準時,結果又遲到了。真是老樣子。)

實際應用練習

練習情境

這個諺語非常適合用來描述那些「本以為是解脫,結果是另一場災難」的經歷。

抱怨換工作後的處境

I left my last company to escape the brutal overtime culture. Now I work fewer hours, but the pay is so low I can barely make ends meet. It’s truly out of the frying pan and into the fire.
我離開上家公司是為了逃離殘酷的加班文化。現在我工時變少了,但薪水低到我幾乎入不敷出。這真的是從一個坑跳進了另一個坑

分享旅遊中的鳥事

Our first hotel was noisy, so we moved. The new hotel was quiet, but it had bedbugs! It was a classic out of the frying pan, into the fire situation.
我們第一家旅館很吵,所以我們就換了。新的旅館很安靜,但有床蝨!這真是個典型的「避坑落井」的狀況。

討論時事

The government passed a new law to solve problem A, but that law ended up causing problem B and C, which are even worse. It’s a textbook example of out of the frying pan and into the fire.
政府通過了一項新法案來解決A問題,結果那個法案卻引發了更糟的B和C問題。這簡直是「沒有更好,只有更壞,越來越糟」的教科書級典範。


延伸學習

相關表達

Caught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 用法:指「進退兩難、進退維谷、左右為難」,被兩個同樣糟糕的選項困住,但它描述的是一個「靜態的困境」,而不是「越來越糟的過程」。
  • 例句:If I take the job, I’ll have to move. If I don’t, I’ll be unemployed. I’m caught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 中文:如果我接受這份工作,我就得搬家。如果不接受,我就會失業。我真是左右為難。

Damned if you do, damned if you don’t

  • 用法:指「動輒得咎、怎麼做都錯」,無論你選擇哪個選項,都會有不好的結果。
  • 例句:If I tell my boss the truth, he’ll be mad. If I lie, the project will fail. I’m damned if I do, damned if I don’t.
  • 中文:如果我跟老闆說實話,他會生氣。如果我說謊,專案就會失敗。我真是怎麼做都錯。

學習小偏方

💡 記憶技巧  

直接在腦中想像那個畫面:一隻可憐的生物(比如一隻蝦子)好不容易從一個滾燙的平底鍋 (frying pan) 裡跳出來,結果卻直接掉進了旁邊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 (fire) 裡。這個強烈、有點戲劇性的畫面能讓你永遠記住「從糟糕到更糟」的意思。

💡 實用建議  

這個諺語帶有很強的抱怨和同情意味。當朋友對你使用這個片語時,最好的回應是表示同情,例如 Oh no, that sounds terrible! (喔不,那聽起來太糟了!) 或 I’m so sorry to hear that. (我很遺憾聽到這個)。

💡 文化敏感度  

雖然這是個很普遍的諺語,但在非常正式的商業報告或對客戶的溝通中,還是建議使用前面提到的更客觀的說法,例如 This has created a new set of challenges。把這個生動的諺語留給能理解你挫敗感的同事或朋友。


思考練習

  1. 使用情境      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工作或學習中,有沒有哪次經歷讓你覺得 out of the frying pan and into the fire?試著用完整的英文句子描述它。

  2. 類似表達      中文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和「才出龍潭,又入虎穴」,它們和今天學的諺語在意思上有什麼細微的差別嗎?    

  3. 文化背景      這個諺語最早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至今仍在廣泛使用。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本想解決問題,卻讓事情更糟」是跨越時代和文化的人類共同經驗。


Fantastic! You’ve learned a timeless English proverb. Now you can express that uniquely frustrating feeling just like a native speaker.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有沒有需要我補充或說明的部份」英文怎麼說?3大情境(日常、商務、Email)專業問法,避免中式英文!

你剛剛費盡唇舌解釋完一切,現在想知道大家懂了沒,對吧?別只會乾巴巴地問 "Any questions?"。在跟朋友聊天時,你可以很自然地說 Does that all make sense?,聽起來就像在說「這樣你get到了嗎?」,非常親切。但如果是在老闆面前,那可得換個說法了...

「我確定你寄錯人了,我不是你想要寄送的對象」英文怎麼說?「你寄錯人了」3大情境(日常/商務Email)專業回覆教學

當你打開 LINE,看到一個陌生人熱情地問「嘿!明晚的派對你還會來吧?」,你該怎麼辦?直接不回嗎?還是回「你誰啊?」這樣可能有點尷尬。其實,你只要簡單地說一句:Hi, sorry, I think you’ve got the wrong person, but I hope you have a great party! (嗨,抱歉,我想你找錯人了,但祝你們派對愉快!) 這樣是不是既解決了問題,又顯得友善大方?

「我知道了」英語怎麼說 ? 別只會說 I Know 善用 Got it, Understood, Noted 精準表達

想用英文精準表達「我知道了」嗎?本文教學在日常、商務、書面三大情境下的道地說法 Got it, Understood,並分析 I know 的常見錯誤。立即學習,讓你的職場英文溝通更專業!  中文:我知道了 英文:Got it / Understood / Noted 情境一:日常口語表達 適用時機 與朋友、家人或關係好的同事在非正式場合的對話,用來表示你聽懂了對方說的話或指令。 常用說法 Got it. - 中文:知道了。/ 明白了。 - 發音重點: Got it   的兩個   t   音經常會連在一起,聽起來像   God-it 。 Okay, I get it now. - 中文:好,我現在懂了。 - 發音重點: get it   同樣有連音,聽起來像   ged-it 。 I see. - 中文:原來如此。/ 我明白了。 - 發音重點: I see   比較偏向「我理解了這個資訊」,而   Got it   更偏向「我收到並了解了這個指令」。 - 用法:例如,朋友解釋一個笑話,你聽懂了會說   Oh, I see! 。 情境二:正式商務場合 適用時機 商務會議、報告、與上司或客戶溝通,需要表現出專業和尊重時。 專業表達 Understood. - 中文:明白。 - 語調:語氣要肯定、清晰,展現你的專業度和可靠性。可以簡潔有力地單獨使用。 Noted.   /   Noted with thanks. - 中文:收到了。/ 好的,謝謝。 - 用法:特別適合用在確認收到對方提供的資訊或指示,例如新的會議時間或專案更新。 I understand completely. - 中文:我完全理解。 - 情境:當對方在解釋一個比較複雜的情況或表達擔憂時,這句話能有效地表示你已經充分掌握狀況,並帶有安撫意味。 情境三:書面表達 適用時機 回覆Email、在通訊軟體上回覆工作訊息、撰寫正式文件。 正式寫法 This is duly noted. - 中文:已正式記錄在案。 Thank you for the clarification. It’s clear now. - 中文:謝謝您的澄清,現在很清楚了。 I have received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