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我們是不是先看看其他的方案再來決定 ?
英文:Should we explore other options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
情境一:日常口語表達
適用時機
與朋友、家人或熟識的同事在非正式場合的對話,例如討論去哪裡吃飯、週末去哪裡玩。
常用說法
How about we look at other options before deciding?
- 中文:我們要不要在決定前先看看其他的選擇?
 - 發音重點:
How about的t和we的w可以連在一起唸,聽起來像Howabou-we。 - 用法:使用問句如 
How about…?
或Why don’t we…?
來提建議,會讓人感覺更舒服、更有參與感,而不是在下指令。 
Why don’t we see what else is out there before we make a call?
- 中文:在我們做決定前,何不先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 發音重點:
what else的t和e會連音,聽起來像wha-telse。make a call是「做決定」的口語說法。 
Let’s not jump the gun. Maybe we should check out other possibilities first.
- 中文:我們先別急著下定論。也許我們應該先看看其他的可能性。
 - 發音重點:
jump the gun是個很道地的片語,意思是「操之過急」。 
情境二:正式商務場合
適用時機
商務會議、專案討論、客戶簡報等需要展現專業性的場合。
專業表達
I suggest we explore all viable alternatives before finalizing our decision.
- 中文:建議在我們拍板定案前,先仔細研究所有可行的替代方案。
 - 語調:說這句話時,語氣應該是肯定且有建設性的,展現出你的專業判斷。
 
Perhaps we should evaluate other potential solutions before we commit to a course of action.
- 中文:或許在我們確定行動方針之前,應該先評估其他潛在的解決方案。
 - 用法:這句話非常正式,顯示你正在從策略層面思考問題,而不僅僅是提供一個選項。
 
It might be prudent to consider other proposals before moving forward.
- 中文:在繼續推進之前,先考慮其他的提案可能會是比較審慎的做法。
 - 情境:當你覺得目前的方案有風險,或是不夠完善時,可以用這個說法來委婉地建議大家再多看看。
Prudent(審慎的) 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詞彙。 
情境三:書面表達
適用時機
Email、商業報告、正式提案、學術寫作等。
文書寫作
It is recommended that we assess all available options prior to making a final commitment.
- 中文:建議在做出最終承諾前,我們應評估所有可用的選項。
 - 情境:在商業報告或正式建議書中,這種被動語態和正式詞彙 (assess, prior to, commitment) 會讓你的文字看起來更客觀、專業。
 
Before proceeding, a thorough review of alternative strategies should be conducted.
- 中文:在著手進行前,應對替代策略進行一次全面的審查。
 - 情境:適用於專案計畫書或內部備忘錄,強調「走下一步」之前的必要程序。
 
We believe it is essential to explore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ensure the selection of the most effective plan.
- 中文:我們認為探索替代方法至關重要,以確保選出最有效的計畫。
 - 情境:在Email中,這句話能清楚表達你的立場,並說明這麼做的理由(為了確保選出最佳方案),非常有說服力。
 
常見錯誤避免
❌ 錯誤說法
Should we see other plans can work then decide?
✅ 正確說法
Should we see if other plans are feasible before we decide?
- 中文:我們應該在決定前,先看看其他計畫是否可行嗎?
 
錯誤分析
- 文法結構:原句 
see other plans can work
是一個中式英文的直譯,缺乏正確的子句連接詞。英文中,要表達「是否」,需要用if或whether來引導名詞子句。 - 詞彙選擇:
can work雖然意思對,但在商務或正式場合聽起來比較口語。使用are feasible或are viable(是可行的) 會更精準、更專業。 - 語句流暢度:用 
before we decide比then decide在語序上更自然,它清楚地點明了兩個動作的先後順序。 - 學習技巧:記得這個句型 
[Action 1] before [Action 2]。先把要做的第一件事(看看其他方案)說清楚,再用before連接第二件事(做決定)。 
實用單字與片語
核心單字
explore [v.]
- 意思:探討;研究
 - 例句:We need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market for our new product. (我們需要研究新產品的潛在市場。)
 
alternative [n.]
- 意思:替代方案;可供選擇的事物
 - 例句:If this plan doesn’t work, we’ll need to find an alternative. (如果這個計畫行不通,我們得找個替代方案。)
 
feasible [adj.]
- 意思:可行的;行得通的
 - 例句:It’s not feasible to finish the project by tomorrow. (明天之前要完成這個專案是不可行的。)
 
實用片語
look into
- 意思:調查;研究
 - 例句:I’ll look into the issue and get back to you. (我會調查這個問題,然後再回覆你。)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
- 意思:在做決定之前
 - 例句:It’s important to gather all the facts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 (在做決定前,收集所有事實是很重要的。)
 
on the table
- 意思:(計畫、想法等)被提出來供討論
 - 例句:We have two proposals on the table. Let’s discuss them. (我們現在有兩份提案可供討論,讓我們來討論看看吧。)
 
實際應用練習
練習情境
規劃旅遊行程
This hotel looks good, but how about we look at other options before deciding?We might find something with a better view.
這家飯店看起來不錯,但我們要不要在決定前先看看其他的選擇?也許能找到視野更好的。
公司專案會議
The marketing strategy presented is solid. However, I suggest we explore all viable alternatives before finalizing our decision to ensure we’re not missing any opportunities.
目前提出的行銷策略很可靠。然而,我建議在拍板定案前,我們先探討所有可行的替代方案,確保我們沒有錯失任何機會。
朋友間的討論
I know everyone’s excited about the first plan, but let’s not jump the gun. There are a couple of other ideas we should consider too.
我知道大家對第一個計畫都很興奮,但我們先別急著下定論。還有幾個其他的想法我們也應該考慮一下。
延伸學習
相關表達
當你同意「先看看其他方案」時
That’s a good point. Let’s weigh our options.
- 中文:說得有道理。我們來權衡一下所有選項。
 
當你(委婉地)不同意時
I see your point, but I’m concerned about potential delays. Perhaps we can set a deadline for exploring alternatives?
- 中文:我了解你的意思,但我擔心可能會造成延誤。或許我們可以為研究替代方案設定一個截止日期?
 
學習小偏方
💡 記憶技巧
使用「暫停與探索」(Pause & Explore) 聯想法。當你想到要做決定時,想像按下遙控器的「暫停」鍵,然後點擊「探索」按鈕去看看其他的影片(選項),最後再播放(做決定)。這個畫面能幫助你記住 explore options before deciding 的順序。
💡 實用建議
在團體討論中,為了讓你的建議聽起來更具合作精神,可以在提出想法前,先肯定前一位發言者。例如:Building on what Sarah said, I think it might be prudent to…
 (基於莎拉剛才說的,我認為或許…)
💡 文化敏感度
在美式工作文化中,提出探索更多方案通常被視為「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的一部分,代表你很認真、負責。只要不是在時間非常緊迫的情況下,這通常是受歡迎的建議,而非被視為優柔寡斷。
思考練習
使用情境
在什麼情況下,你「不」應該說這句話?(例如:在緊急情況下,需要立即做出決策時)類似表達
想想看,中文裡還有哪些類似的說法?例如「我們再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要不要多比較幾家?」。
文化背景
為什麼在商務場合,強調「評估」(evaluate) 和「審慎」(prudent) 這麼重要?(這關係到風險管理和決策品質)
Keep practicing, and you’ll be able to make suggestions like a native speaker in no 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