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我們之前有見過面嗎?你看起來很眼熟。
英文:Have we met before? You look familiar.
情境一:日常口語表達
適用時機
在派對、咖啡廳或社交場合,遇到感覺認識但想不起來是誰的人。
常用說法
Have we met before? You look really familiar.
- 中文:我們以前見過嗎?你看起來真的很眼熟。
- 發音重點:Have we
的 v
和 w
音要連在一起,聽起來像 ha-vwee
。
Sorry to bother you, but you look so familiar. Have we crossed paths somewhere?
- 中文:抱歉打擾,但你真的很眼熟。我們是不是在哪裡見過?
- 發音重點:Crossed paths
可以連讀,語氣要輕柔、有禮貌。
This might sound random, but do I know you from somewhere?
- 中文:這可能有點唐突,但我是不是在哪裡認識過你?
- 發音重點:Do I
常常會縮短聽起來像 D'I
,句尾語調稍微上揚。
文化差異:在美式工作環境中,主動且友善地詢問這個問題通常被視為健談和自信的表現。關鍵是面帶微笑,表現出真誠的好奇心。
情境二:正式商務場合
適用時機
在商務會議、研討會或社交活動中,遇到臉孔熟悉但想不起確切身份的專業人士。
專業表達
Forgive me, you look very familiar. Have our paths crossed professionally before?
- 中文:請原諒我,您看起來很眼熟。我們在工作場合上見過面嗎?
- 語調:使用更正式、謙遜的語氣。Forgive me
是一個非常有禮貌的開場白。
I have a feeling we’ve met before. My name is [Your Name]. Perhaps at last year’s conference?
- 中文:我有種我們見過面的感覺。我的名字是[你的名字]。或許是在去年的研討會上?
- 用法:提供你自己的名字和可能的見面場合,可以幫助對方回想,化解尷尬。
Your name rings a bell. Have we perhaps been in touch via email or LinkedIn?
- 中文:您的名字聽起來很耳熟。我們是不是可能曾透過電子郵件或LinkedIn聯繫過?
- 情境:當你對某人的名字比對臉孔更有印象時,特別適用於數位時代的商務互動。
情境三:書面表達
適用時機
在會議或活動後,發送Email或LinkedIn訊息跟進時。
正式寫法
It was a pleasure connecting with you today. I had a strong feeling that we may have met before, as you looked quite familiar.
- 中文:很高興今天能與您交流。我強烈感覺我們可能見過,因為您看起來很眼熟。
After our conversation, I realized why you seemed so familiar. I believe we both attended the marketing summit in Taipei last spring.
- 中文:在我們交談之後,我意識到為什麼您看起來那麼眼熟了。我相信我們都參加了去年春天在台北的行銷高峰會。
Thank you for the insightful discussion. On a side note, I feel we might have crossed paths in a previous role.
- 中文:感謝您富洞見的討論。順帶一提,我感覺我們可能在之前的工作上見過面。
常見錯誤避免
❌ 錯誤說法
Did we meet before?
✅ 正確說法
Have we met before?
- 中文:我們以前見過嗎?
錯誤分析
- Did we meet before?
通常指一個特定的、已結束的時間點。而 Have we met before?
更常用來詢問「從過去到現在的任何時間點,是否有見過面這項經驗」,在初次搭話的情境中更為自然。
- 學習技巧:當你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而是想問「有沒有過這種經驗」時,優先使用 Have you…?
。
實用單字與片語
核心單字
familiar [adj.]
- 意思:熟悉的、眼熟的
- 例句:Her face is familiar, but I can’t quite place her. (她的臉很熟,但我想不起來她是誰。)
recognize [v.]
- 意思:認出、辨識出
- 例句:I almost didn’t recognize you with your new glasses. (你戴上新眼鏡,我差點都認不出來了。)
實用片語
ring a bell
- 意思:(名字、地方等)聽起來耳熟
- 例句:The name John Smith
doesn’t ring a bell. (「約翰·史密斯」這個名字我沒什麼印象。)
cross paths
- 意思:偶然遇見、邂逅
- 提醒:有些人會用 paths cross 的說法,意思相同,但相對較才使用。
- 例句:I hope we’ll cross paths again in the future. (希望我們未來能再次相遇。)
實際應用練習
練習情境
在咖啡店排隊
Excuse me, this is a bit random, but you look incredibly familiar. Did you by any chance go to Taiwan University?
不好意思,我知道這有點突然,但你真的好眼熟。你以前是不是念台灣大學的?
在公司電梯裡
You look familiar. Do you work on the 10th floor? I’m with the marketing team.
你看起來很眼熟。你在10樓工作嗎?我是行銷團隊的。
在朋友的婚禮上
Hi, I’m [Your Name]. Have we met? I feel like I know you from somewhere.
嗨,我是[你的名字]。我們見過嗎?總覺得我好像在哪裡認識你。
延伸學習
相關表達
I can’t quite place you.
- 你很眼熟,但我想不起來你是誰。
- 這句話非常道地,意思是你的臉在我腦中有印象,但我無法把它跟一個具體的名字或情境「放置」在一起。
You remind me of someone.
- 你讓我想起了一個人。
- 這句話可以用在當對方長得像你認識的某個人時,也可以做為一個開啟對話的輕鬆方式。
學習小偏方
💡 記憶技巧
將 Have we met before?
和 You look familiar.
當作一個完整的「組合技」來記憶。
💡 實用建議
說這句話時,身體可以微微前傾,表示你的專注與真誠。如果對方回答「沒有」,可以笑著說 Oh, my mistake! Well, I’m [Your Name]. Nice to meet you then!
💡 文化敏感度
避免在對方看起來很忙、很匆促或情緒不佳時問這個問題。選擇適當的時機是尊重的表現。
思考練習
使用情境
如果你在國外旅行時看到一個感覺很眼熟的外國人,你會選擇用哪一句話來開啟對話?類似表達
除了「你看起來很眼熟」,還有哪些類似的中文表達可以翻譯成自然的英文?文化背景
在台灣,被陌生人這樣問,你會有什麼感覺?跟在美國文化中的感受可能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