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這根本就是個燙手山芋,誰接誰倒楣」英文怎麼說?「燙手山芋」英文不只Hot Potato!3個進階說法讓你更道地

「這根本就是個燙手山芋,誰接誰倒楣」英文怎麼說?「燙手山芋」英文不只Hot Potato!3個進階說法讓你更道地
當你想用英文說「這根本就是個燙手山芋,誰接誰倒楣」,一個非常道地的說法是:This is a total hot potato; whoever gets stuck with it is going to be in big trouble. 這個表達完美地分為兩部分:hot potato 指的是那個沒人想碰的棘手問題,而後半句則點明了接手後的悲慘下場。本文將深入介紹更多相關的進階慣用語,讓你精準傳達各種不同層次的「麻煩」。

中文:這根本就是個燙手山芋,誰接誰倒楣。
英文:This is a total hot potato. Whoever gets stuck with it is in for a world of hurt.


情境一:日常口語表達

適用時機  

和朋友、家人或信得過的同事私下抱怨或聊天時,語氣可以比較直接、甚至帶點黑色幽默。

常用說法

Dude, don’t even think about it. That project is a ticking time bomb, and whoever’s in charge when it blows up is toast.

  • 中文:兄弟,想都別想! 那個專案根本是個定時炸彈,爆炸時誰負責誰就完蛋。
  • 發音重點:ticking time bomb 念快時,可以想像時鐘滴答作響的急促感。is toast 是非常口語的俚語,意思是「完蛋了、死定了」。

That whole issue is radioactive. Nobody wants to get near it. You’d have to be crazy to take that on.

  • 中文:那整個議題像輻射物一樣,沒人想靠近,敢接手的人一定是瘋了。
  • 發音重點:加強 radioactive 的語氣,表達極度危險、碰不得的感覺。

It’s a lose-lose situation. No matter who deals with it, they’re going to get burned.

  • 中文:這是一個雙輸的局面。不管誰來處理,都會被搞得焦頭爛額。
  • 發音重點:lose-lose 的節奏要短而有力,強調其無可避免的負面結果。get burned 意思是「吃虧、倒大楣」。

情境二:正式商務場合

適用時機  

在商務會議、策略討論中,需要用專業、精準的語言來評估風險。

專業表達

This is a highly contentious issue. We must be strategic about its ownership, as it carries significant political risk.

  • 中文:這是一個爭議性極高的議題。我們必須策略性地決定由誰來主導,因為它涉及重大的政治風險。
  • 語調:冷靜、客觀、具分析性。Contentious issue  hot potato 的正式說法。

I would advise against taking on that failing division. It’s a poisoned chalice; the title seems prestigious, but the inherent problems will likely harm your reputation.

  • 中文:我會建議不要接管那個經營不善的部門。它就像金杯毒酒 (看似誘人實則有害的)  - 頭銜看似光鮮,但其內在的問題很可能會損害你的聲譽。
  • 用法:Poisoned chalice (金杯毒酒) 是一個非常高級的隱喻,指某個看似誘人的機會或職位,實則會給接手的人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For a politician, raising taxes is often the ‘third rail.’ Touching it usually means immediate political death.

  • 中文:對政治人物來說,提高稅收通常是「第三軌」(碰不得的禁忌)。觸碰它通常意味著立即的政治生涯終結。
  • 情境:The third rail 源自地鐵的高壓電軌,一碰即死。這個隱喻在美國政治和商業評論中,用來形容一個極度敏感、極具爭議性,任何人輕易表態都會引來災難性後果的議題。

情境三:書面表達

適用時機  

在郵件、報告或備忘錄中,需要白紙黑字地警告或記錄某個高風險事項。

文書寫作

I must flag this initiative as high-risk. The project lead will inevitably face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negative exposure.

  • 中文:我必須將此計畫標示為高風險。此專案負責人定會面臨重大的挑戰和潛在的負面聲譽影響。
  • 情境:在郵件中提出警告。Flag 在此是動詞「標示」,negative exposure 是「倒楣」、「形象受損」的專業說法。

The budget shortfall has become a classic ‘hot potato,’ passed between departments with no one willing to assume final responsibility due to the predictable backlash.

  • 中文:預算短缺問題已成為典型的「燙手山芋」,而在部門之間被不斷推卸,無人願意承擔最終責任,因其所引發的反彈幾乎是可以預期的。
  • 情境:在報告中描述一個困境。將 hot potato 加上引號,表示你正在引用一個廣為人知的慣用語。

Taking on this lawsuit is untenable. It represents a no-win scenario that is almost certain to cause reputational damage to whichever firm represents the client.

  • 中文:承接這起訴訟是不可行的。這是一個毫無勝算的局面,幾乎必然會使代表該客戶的律師事務所承受嚴重的名譽損害。
  • 情境:在法律或商業備忘錄中,提出強烈不建議的專業意見。Untenable  no-win scenario 都是非常有力度的書面用詞。

常見錯誤避免

❌ 錯誤說法

This is a hot potato, who takes it who is unlucky.

✅ 正確說法

This is a hot potato; whoever takes it is going to be unlucky.

  • 中文:這是個燙手山芋,誰接了都會倒楣。

錯誤分析

  • 文法結構錯誤:中文的「誰…誰就…」不能直譯成 who… who…。在英文中,要表達「任何一個做…事的人」,我們需要用關係代名詞 whoever
  • 句子功能Whoever takes it 在這裡形成一個名詞子句,作為整個後半句的「主詞」。所以結構是 [主詞 Whoever takes it] + [動詞 is] + [受詞 unlucky]
  • 學習技巧:記住這個句型:Whoever + [動詞] … is/will … (無論是誰做了…都會…)。例如:Whoever finishes first will win the prize.

實用單字與片語

核心單字

contentious [形容詞]

  • 意思:有爭議的、引起爭論的
  • 例句:It remains a highly contentious issue among the board members. (這在董事會成員中仍然是一項極具爭議的議題。)

repercussion [名詞]

  • 意思:(通常指負面的)影響、後果
  • 例句:The company’s decision had serious repercussions for the local community. (公司的決定對當地社區帶來了嚴重的後果。)

untenable [形容詞]

  • 意思:(論點、職位等)難以捍衛的、站不住腳的
  • 例句:After the scandal, the minister’s position became untenable. (在醜聞爆發後,部長職位已經留不住。)

實用片語

hot potato

  • 意思:燙手山芋、棘手問題
  • 例句:The issue of immigration has become a political hot potato. (移民議題已經成為一項政治上的燙手山芋。)

poisoned chalice

  • 意思: 金杯毒酒(看似有利但實則有害的職務或處境)
  • 例句:Many thought the CEO job was a poisoned chalice, but she turned the company around. (許多人認為那個執行長的職位是個火坑,但她卻讓公司起死回生。)

get stuck with

  • 意思:(不情願地)被分派到、得應付
  • 例句:Because I was late, I got stuck with the worst job. (因為我遲到了,所以我得接下最爛的工作。)

實際應用練習

練習情境

這些說法非常適合用來提出警告或分析複雜的情勢。

警告職場新人

A word of advice: stay away from the Project Omega files. The whole thing is a hot potato that nobody wants.  
給你個建議:離「歐米茄專案」的檔案遠一點。那整件事是個沒人想碰的燙手山芋。

評論時事

The nomination for the new Supreme Court justice has become a third rail in the Senate. Any senator who votes against their party’s line risks their career.  
新任大法官的提名已經成為參議院的「第三軌」。任何跑票的參議員都在拿自己的政治生涯冒險。

給朋友的忠告

Being the manager of that rock band sounds cool, but it’s a poisoned chalice. You’ll have to deal with all their drama.  
當那個搖滾樂團的經紀人聽起來很酷,但那其實是個火坑。你得處理他們所有亂七八糟的鳥事。


延伸學習

相關表達

A can of worms (一罐蠕蟲)

  • 用法:指一旦開始處理,就會引發更多、更複雜問題的麻煩事。類似中文的「捅了馬蜂窩」或「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 例句:Investigating the company’s old accounting records really opened up a can of worms.
  • 中文:查公司舊的會計帳本就像是去捅馬蜂窩一樣。

Touch something with a ten-foot pole (用十呎長的竿子去碰)

  • 用法:通常用在否定句中 (wouldn't touch it with a ten-foot pole),表示對某件事極度厭惡、完全不想沾邊、敬而遠之。
  • 例句:That company has a terrible reputation. I wouldn’t touch their job offer with a ten-foot pole.
  • 中文:那家公司名聲很差。他們的職缺/開的缺我連碰都不想碰。

學習小偏方

💡 記憶技巧  

將這些慣用語與強烈的感官印象連結:Hot Potato (燙!)、Poisoned Chalice (毒!)、Third Rail (電擊!)、Can of Worms (噁心!)。這種聯想可以讓你立刻記住它們的負面含義。

💡 實用建議  

多看一些歐美的政治脫口秀或新聞評論節目,例如 Last Week Tonight with John Oliver 或 CNN/BBC 的評論報導。這些節目的主持人非常喜歡用這類生動的慣用語來形容複雜的時事。

💡 文化敏感度  

這些都是語氣很強的表達。在對事情沒有十足把握時,避免輕易使用,否則可能會顯得過於誇張或危言聳聽。用在分析風險或私下交換意見時最為合適。


思考練習

  1. 使用情境  
       公司有一個升遷機會,但需要去接管一個業績非常差、團隊士氣低落的部門。你會選擇用 hot potato 還是 poisoned chalice 來形容這個機會?為什麼?

  2. 類似表達  
       中文裡的「爛攤子」、「屎缺」、「吃力不討好」,分別對應到今天學到的哪個英文慣用語最貼切?
       

  3. 文化背景  
       這些慣用語反映了在專業領域中,人們對於「風險評估」和「政治敏感度」的重視。能聽懂並使用這些詞彙,代表你對語言背後的文化情境有更深的理解。


Awesome job! Idioms are the spice of a language. Using them correctly will make your English sound incredibly fluent and natural.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有沒有需要我補充或說明的部份」英文怎麼說?3大情境(日常、商務、Email)專業問法,避免中式英文!

你剛剛費盡唇舌解釋完一切,現在想知道大家懂了沒,對吧?別只會乾巴巴地問 "Any questions?"。在跟朋友聊天時,你可以很自然地說 Does that all make sense?,聽起來就像在說「這樣你get到了嗎?」,非常親切。但如果是在老闆面前,那可得換個說法了...

「我確定你寄錯人了,我不是你想要寄送的對象」英文怎麼說?「你寄錯人了」3大情境(日常/商務Email)專業回覆教學

當你打開 LINE,看到一個陌生人熱情地問「嘿!明晚的派對你還會來吧?」,你該怎麼辦?直接不回嗎?還是回「你誰啊?」這樣可能有點尷尬。其實,你只要簡單地說一句:Hi, sorry, I think you’ve got the wrong person, but I hope you have a great party! (嗨,抱歉,我想你找錯人了,但祝你們派對愉快!) 這樣是不是既解決了問題,又顯得友善大方?

「我知道了」英語怎麼說 ? 別只會說 I Know 善用 Got it, Understood, Noted 精準表達

想用英文精準表達「我知道了」嗎?本文教學在日常、商務、書面三大情境下的道地說法 Got it, Understood,並分析 I know 的常見錯誤。立即學習,讓你的職場英文溝通更專業!  中文:我知道了 英文:Got it / Understood / Noted 情境一:日常口語表達 適用時機 與朋友、家人或關係好的同事在非正式場合的對話,用來表示你聽懂了對方說的話或指令。 常用說法 Got it. - 中文:知道了。/ 明白了。 - 發音重點: Got it   的兩個   t   音經常會連在一起,聽起來像   God-it 。 Okay, I get it now. - 中文:好,我現在懂了。 - 發音重點: get it   同樣有連音,聽起來像   ged-it 。 I see. - 中文:原來如此。/ 我明白了。 - 發音重點: I see   比較偏向「我理解了這個資訊」,而   Got it   更偏向「我收到並了解了這個指令」。 - 用法:例如,朋友解釋一個笑話,你聽懂了會說   Oh, I see! 。 情境二:正式商務場合 適用時機 商務會議、報告、與上司或客戶溝通,需要表現出專業和尊重時。 專業表達 Understood. - 中文:明白。 - 語調:語氣要肯定、清晰,展現你的專業度和可靠性。可以簡潔有力地單獨使用。 Noted.   /   Noted with thanks. - 中文:收到了。/ 好的,謝謝。 - 用法:特別適合用在確認收到對方提供的資訊或指示,例如新的會議時間或專案更新。 I understand completely. - 中文:我完全理解。 - 情境:當對方在解釋一個比較複雜的情況或表達擔憂時,這句話能有效地表示你已經充分掌握狀況,並帶有安撫意味。 情境三:書面表達 適用時機 回覆Email、在通訊軟體上回覆工作訊息、撰寫正式文件。 正式寫法 This is duly noted. - 中文:已正式記錄在案。 Thank you for the clarification. It’s clear now. - 中文:謝謝您的澄清,現在很清楚了。 I have received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