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是誰放的屁?」英文怎麼說?3情境學會 Who Farted 以外的道地說法 - 「剛剛是誰放的屁?真的很臭」

「是誰放的屁?」英文怎麼說?3情境學會 Who Farted 以外的道地說法 - 「剛剛是誰放的屁?真的很臭」

你跟一群死黨在一起,突然聞到一股毀天滅地的臭味。這時候你該怎麼用英文開玩笑?千萬別只會說 Who farted?,那太基本了!你可以試試看說:Alright, who cut the cheese? 這句話直譯是「誰切了起司?」,但它就是道地美國人會用來指「放屁」的有趣說法,保證你的朋友會對你的英文程度刮目相看!

中文:剛剛是誰放的屁?真的很臭
英文:Who just farted? It really stinks.


情境一:日常口語表達

適用時機

與朋友、家人或親近同事的非正式對話中。這類表達通常帶有幽默或直接的意味。

常用說法

Alright, who just farted? It really stinks in here.
- 中文:好了,誰剛放屁了?這裡真的很臭。
- 發音重點:farted  t 音會被輕讀或變成一個 D 的音 (flap T),聽起來像 fardedstinks in here 會連音,聽起來像 stink-sin-here

Okay, who cut the cheese? That’s nasty.
- 中文:好,誰偷放屁了?真噁心。
- 發音重點:cut the cheese 是非常流行的俚語,語調可以誇張一點,帶有開玩笑的感覺。nasty  a 是蝴蝶音 /æ/。

Did someone just let one rip? I can’t breathe!
- 中文:是誰剛放了個響屁?我快不能呼吸了!
- 發音重點:let one rip 通常指很大聲或很臭的屁。can't  t 在快速口語中可能會被省略,但會透過鼻音和拉長母音來區分 can


情境二:正式商務場合

適用時機

在商務會議、辦公室等正式場合,絕對不會直接詢問誰放屁。重點在於委婉地解決問題(臭味),而不是指責個人。

專業表達

Is anyone else smelling something strange? Maybe we should open a window.
- 中文:有人聞到怪味嗎?或許我們該開個窗戶。
- 語調:保持中性、好奇的語氣,避免指責。

Excuse me, I’m noticing a bit of an unpleasant odor. Could we perhaps take a short break?
- 中文:不好意思,我聞到一股不太好聞的味道。我們或許可以休息一下?
- 用法:unpleasant odor 是比 stink  smell 更正式、更科學的說法,顯得比較客觀。

Something smells a bit off in here. I’ll just check if everything is alright with the ventilation.
- 中文:這裡聞起來有點不對勁。我來檢查一下是不是通風系統有問題。
- 情境:這種說法將問題歸咎於環境因素(如通風),完全避免了人的因素,是最高級的處理方式。


情境三:書面表達

適用時機

通常只會出現在非正式的書面溝通,例如簡訊、社群媒體貼文或小說對話中。

簡訊文字

OMG, who farted in the car? It reeks! 🤢
- 中文:(簡訊)天啊,誰在車上放屁?超臭的!🤢

The air in the room suddenly grew thick with a foul stench. ‘Alright,’ Mark said, wrinkling his nose, ‘who’s the culprit?’
- 中文:(小說寫作)房間裡的空氣突然充滿了惡臭。馬克皺起鼻子說,「好了,誰是罪魁禍首?」

Someone let one loose in the elevator. It was a silent but deadly one.
- 中文:(社群媒體貼文)有人在電梯裡放了個屁,是個無聲但超臭的悶屁。


常見錯誤避免

❌ 錯誤說法

Who put a fart? It is very smelly.

✅ 正確說法

Who farted? It’s really stinky/smelly.
- 中文:誰放屁了?真的很臭。

錯誤分析
- 放屁 的英文動詞就是 to fart,而不是用 put a fart 這樣的動賓結構。這就像中文說「吃飯」,英文是 to eat,而不是 do eating
- smelly  stinky 都是形容詞,都可以用。stinky 的語氣通常更強烈,更口語化。
- 學習技巧:記住 fart 本身就可以當動詞使用。可以把它跟 burp(打嗝)一起記,用法一樣:He farted. / He burped.


實用單字與片語

核心單字

stink [v.]
- 意思:發出惡臭
- 例句:Your socks stink! Please wash them. (你的襪子很臭!請拿去洗。)

odor [n.]
- 意思:氣味(通常指不好聞的)
- 例句:A strange odor was coming from the kitchen. (廚房傳來一股奇怪的味道。)

實用片語

cut the cheese
- 意思:(俚語)放屁
- 例句:I think my grandpa cut the cheese during his nap. (我想我爺爺在午睡的時候放屁了。)

silent but deadly (SBD)
- 意思:無聲但很臭的屁(悶屁)
- 例句:The worst kind of fart is the silent but deadly one. (最糟糕的屁就是那種不響但超臭的悶屁。)


實際應用練習

練習情境

和死黨在房間打電動

Dude, did you just fart? That’s toxic! Open the window, man!
兄弟,你剛是不是放屁了?太毒了!快開窗啦!

家人在客廳看電視

Okay, who did it? Fess up! The dog is even looking at you, Dad.
好了,誰幹的?招出來!爸,連狗狗都在看你。

和伴侶在車上

Was that you? Oh my god, lock the windows! I’m just kidding… or am I?
是你嗎?我的天啊,鎖住窗戶!開玩笑的啦… 我是說真的嗎?


延伸學習

相關表達

Who dealt it?
- 誰幹的?(俚語,源自於玩牌時問「誰發的牌?」)
- 中文翻譯:誰幹的?

Break wind
- 比較委婉、有點過時的說法
- 中文翻譯:放屁


學習小偏方

💡 記憶技巧

將不同的說法與聲音和場景連結:
- Let one rip -> rip (撕裂聲) -> 響屁。
- Silent but deadly -> 想像一個無聲的忍者刺客 -> 悶屁。
- Cut the cheese -> 想像切起司的濃烈味道 -> 臭屁。

💡 實用建議

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最好的做法是甚麼都不要說。如果你真的受不了味道,就找個藉口離開現場,例如「我去上個廁所」或「我去透透氣」。

💡 文化敏感度

這是個高度情境相關的話題。即使是朋友之間,也要確保你們的友誼能承受這種玩笑。在任何專業或公共場合,談論這個話題都是大忌。委婉和間接是保護自己和他人面子的關鍵。


思考練習

  1. 使用情境

    如果你在一個擁擠的電梯裡聞到屁味,你會怎麼用英文「心裡想」但「不說出口」? (例如:Oh great, someone just dropped a bomb in here.)

  2. 類似表達

    中文裡我們可能會說「誰放毒氣?」或「有水溝味」,英文中有哪些類似的誇張比喻? (例如:Who opened the chemical warfare container? / It smells like something crawled in here and died.)

  3. 文化背景

    為什麼在西方文化中,即使是家人朋友間,放屁也常被當成一個「幽默」而非純粹「噁心」的話題?這可能與他們更開放地討論身體機能的文化有關。


希望這份詳細的解說對你有幫助!記得,語言不僅是翻譯,更是理解背後的文化與情境。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有沒有需要我補充或說明的部份」英文怎麼說?3大情境(日常、商務、Email)專業問法,避免中式英文!

你剛剛費盡唇舌解釋完一切,現在想知道大家懂了沒,對吧?別只會乾巴巴地問 "Any questions?"。在跟朋友聊天時,你可以很自然地說 Does that all make sense?,聽起來就像在說「這樣你get到了嗎?」,非常親切。但如果是在老闆面前,那可得換個說法了...

「我確定你寄錯人了,我不是你想要寄送的對象」英文怎麼說?「你寄錯人了」3大情境(日常/商務Email)專業回覆教學

當你打開 LINE,看到一個陌生人熱情地問「嘿!明晚的派對你還會來吧?」,你該怎麼辦?直接不回嗎?還是回「你誰啊?」這樣可能有點尷尬。其實,你只要簡單地說一句:Hi, sorry, I think you’ve got the wrong person, but I hope you have a great party! (嗨,抱歉,我想你找錯人了,但祝你們派對愉快!) 這樣是不是既解決了問題,又顯得友善大方?

「我知道了」英語怎麼說 ? 別只會說 I Know 善用 Got it, Understood, Noted 精準表達

想用英文精準表達「我知道了」嗎?本文教學在日常、商務、書面三大情境下的道地說法 Got it, Understood,並分析 I know 的常見錯誤。立即學習,讓你的職場英文溝通更專業!  中文:我知道了 英文:Got it / Understood / Noted 情境一:日常口語表達 適用時機 與朋友、家人或關係好的同事在非正式場合的對話,用來表示你聽懂了對方說的話或指令。 常用說法 Got it. - 中文:知道了。/ 明白了。 - 發音重點: Got it   的兩個   t   音經常會連在一起,聽起來像   God-it 。 Okay, I get it now. - 中文:好,我現在懂了。 - 發音重點: get it   同樣有連音,聽起來像   ged-it 。 I see. - 中文:原來如此。/ 我明白了。 - 發音重點: I see   比較偏向「我理解了這個資訊」,而   Got it   更偏向「我收到並了解了這個指令」。 - 用法:例如,朋友解釋一個笑話,你聽懂了會說   Oh, I see! 。 情境二:正式商務場合 適用時機 商務會議、報告、與上司或客戶溝通,需要表現出專業和尊重時。 專業表達 Understood. - 中文:明白。 - 語調:語氣要肯定、清晰,展現你的專業度和可靠性。可以簡潔有力地單獨使用。 Noted.   /   Noted with thanks. - 中文:收到了。/ 好的,謝謝。 - 用法:特別適合用在確認收到對方提供的資訊或指示,例如新的會議時間或專案更新。 I understand completely. - 中文:我完全理解。 - 情境:當對方在解釋一個比較複雜的情況或表達擔憂時,這句話能有效地表示你已經充分掌握狀況,並帶有安撫意味。 情境三:書面表達 適用時機 回覆Email、在通訊軟體上回覆工作訊息、撰寫正式文件。 正式寫法 This is duly noted. - 中文:已正式記錄在案。 Thank you for the clarification. It’s clear now. - 中文:謝謝您的澄清,現在很清楚了。 I have received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