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我趕時間,要先出門了,我們明天再談」英文怎麼說?日常/商務/書信等3種情境的專業說法

「我趕時間,要先出門了,我們明天再談」英文怎麼說?日常/商務/書信等3種情境的專業說法

跟朋友聊得正開心,但眼看就要遲到了,怎麼開口才不掃興?或者,在一個冗長的會議裡,你下一個約會時間快到了,心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別擔心,這正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讓我們來看看,英文是怎麼在不同場合下,輕鬆又得體地說出「我趕時間,先閃了!」

中文:我趕時間,要先出門了,我們明天再談
英文:I’m in a hurry, let’s talk tomorrow.


情境一:日常口語表達

適用時機

與朋友、家人或熟識同事的非正式對話中,需要快速且有禮貌地結束對話

常用說法

Gotta run, let’s catch up tomorrow!
- 中文:我得走了,我們明天再聊!
- 發音重點:Gotta  have got to 的縮寫,發音像 嘎搭 Catch up 在這裡指「聊聊近況、同步資訊」

Sorry, I’m in a rush. Talk to you tomorrow?
- 中文:抱歉,我有點趕。我們明天再談好嗎?
- 發音重點:in a rush  a  rush 會連在一起唸。結尾用問句的語氣,讓結束對話的請求聽起來更委婉

I have to take off now. We’ll pick this up later, okay?
- 中文:我現在得閃人了。我們晚點再繼續這個話題,好嗎?
- 發音重點:Take off 是很口語的「離開」用法,像飛機起飛一樣。Pick this up 指「重新拾起這個話題」


情境二:正式商務場合

適用時機

商務會議、對客戶、長輩或不熟悉的人,需要更正式且專業地表達

專業表達

I’m a bit pressed for time. Could we continue this discussion tomorrow?
- 中文:我時間有點緊。我們明天可以繼續討論嗎?
- 語調:保持專業、平穩的語調。Pressed for time 是非常專業的說法,表示「時間受到擠壓」

My apologies, but I have another commitment to get to. Let’s revisit this first thing in the morning.
- 中文:非常抱歉,我接下來還有另一個要務。我們明天一早再來重新討論這件事
- 用法:Another commitment (另一個約定/要務) 是個很專業的說法,無需詳細解釋是什麼事。 Revisit this 指「重新檢視/討論這個議題」

I’m conscious of the time and I have a hard stop. Shall we schedule a follow-up for tomorrow?
- 中文:我注意到時間了,而且我有一個必須結束的時間點。我們安排明天進行後續討論好嗎?
- 情境:當會議超時,或你需要準時離開去參加下一個會議時使用。Hard stop 指的是一個不能延後、必須停止的絕對時間點


情境三:書面表達

適用時機

Email、Slack/Teams等工作通訊軟體、或需要留下文字紀錄的場合

正式寫法

Due to a time constraint, I must conclude for now. I will follow up with you tomorrow to continue our discussion.
- 中文:因為時間限制,我現在必須結束。我明天會再跟您聯繫,繼續我們的討論

I apologize for the abruptness, but I’m running on a tight schedule. Let’s please reconnect tomorrow.
- 中文:很抱歉這麼突然,但我的行程非常緊湊。我們明天再重新聯繫

Unfortunately, I have to cut this short as I’m late for my next appointment. I look forward to picking this up again tomorrow.
- 中文:很遺憾我必須中斷,因為我的下一個約會要遲到了。期待明天能再繼續這個話題


常見錯誤避免

❌ 錯誤說法

I hurry time, must go out. We talk tomorrow.

✅ 正確說法

I’m in a hurry and have to leave now. Let’s talk tomorrow.
- 中文:我趕時間,現在必須離開了。我們明天再談

錯誤分析
- Hurry 是動詞或名詞,但不能說 hurry time。正確的片語是 be in a hurry
- Go out 比較偏向「出去玩」,而 leave  head out 更適合表達「離開」某個地方
- 整個句子結構是中式英語(Chinglish),缺乏連接詞和正確的動詞時態,聽起來很不自然
- 學習技巧:不要逐字翻譯!學習並記憶整個「情境片語」,例如把「我很趕」直接跟 I’m in a hurry  I’m in a rush連結起來


實用單字與片語

核心單字

hurry [n./v.]
- 意思:匆忙,趕快
- 例句:She was in such a hurry that she forgot her keys. (她太匆忙了,結果忘了帶鑰匙)

revisit [v.]
- 意思:(尤指為重新評估)重提,重新討論
- 例句:We need to revisit the budget proposal next week. (我們下週需要重新討論預算提案)

commitment [n.]
- 意思:承諾,約定,要務
- 例句:I have a commitment at 3 PM. (我三點有個約)

實用片語

pressed for time
- 意思:時間不夠,時間緊迫
- 例句:I’m sorry, I can’t talk long, I’m a bit pressed for time. (抱歉,我不能聊太久,我時間有點趕)

take off
- 意思:(口語)離開,走掉
- 例句:I’ve gotta take off, or I’ll be late. (我得走了,不然會遲到)

hard stop
- 意思:必須結束的絕對時間點
- 例句:I have a hard stop at 5 PM for another meeting. (我五點必須結束,因為還有另一個會議)


實際應用練習

練習情境

結束與朋友的電話

Hey, it was great chatting with you, but I gotta run to a meeting. Let’s catch up tomorrow, okay?

嘿,跟你聊天很開心,但我得趕去開會了。我們明天再聊,好嗎?

在會議時間快到時提醒大家

Team, I’m conscious of the time. Let’s try to wrap up in five minutes, or we can revisit the final point tomorrow morning.

各位,請注意時間。我們試著在五分鐘內結束,或者我們明天早上再回來討論最後一點

傳訊息給同事

Sorry, I have to head out to pick up my kids. I’ll check the document you sent and get back to you first thing tomorrow.

抱歉,我得先走一步去接小孩。我會看你寄的文件,然後明天一早回覆你


延伸學習

相關表達

Can we table this until tomorrow?
- 我們可以把這個議題暫緩到明天嗎?
- Table 在美式英語中指「擱置、暫緩討論某個議題」,非常專業的會議用語

I’ve got to bounce.
- 我得閃了/我得走了
- 非常不正式的俚語,適合用在極度輕鬆的年輕人對話中


學習小偏方

💡 記憶技巧

想像一個計時器在你頭上倒數,讓你感到壓力(pressed),所以你必須匆忙(in a hurry),然後起飛離開(take off)。把 pressed for time, in a hurry, take off 這三個片語串成一個視覺故事

💡 實用建議

當你需要使用這些句子時,身體語言很重要。可以稍微看一下手錶或手機,露出「啊,時間到了」的表情,這樣對方更能理解你的處境,而不會覺得被冒犯

💡 文化敏感度

在正式商務場合,說完要離開後,最好能主動提出「下一步」的建議,例如「我們明天約個時間繼續」或「我明天會發信給你」。這展現了你的責任感,而不只是單純地想離開


思考練習

  1. 使用情境

    如果你的視訊會議突然斷線,重連後你想表達「抱歉剛斷線,但我差不多也得走了」,你會怎麼說?

  2. 類似表達

    除了「趕時間」,如果理由是「我有點累了,想休息」,你會如何有禮貌地結束對話?

  3. 文化背景

    在你的文化中,直接說「我趕時間要走」會被視為不禮貌嗎?與美式文化相比有何異同?


Keep practicing, and soon these phrases will become second nature!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有沒有需要我補充或說明的部份」英文怎麼說?3大情境(日常、商務、Email)專業問法,避免中式英文!

你剛剛費盡唇舌解釋完一切,現在想知道大家懂了沒,對吧?別只會乾巴巴地問 "Any questions?"。在跟朋友聊天時,你可以很自然地說 Does that all make sense?,聽起來就像在說「這樣你get到了嗎?」,非常親切。但如果是在老闆面前,那可得換個說法了...

「我知道了」英語怎麼說 ? 別只會說 I Know 善用 Got it, Understood, Noted 精準表達

想用英文精準表達「我知道了」嗎?本文教學在日常、商務、書面三大情境下的道地說法 Got it, Understood,並分析 I know 的常見錯誤。立即學習,讓你的職場英文溝通更專業!  中文:我知道了 英文:Got it / Understood / Noted 情境一:日常口語表達 適用時機 與朋友、家人或關係好的同事在非正式場合的對話,用來表示你聽懂了對方說的話或指令。 常用說法 Got it. - 中文:知道了。/ 明白了。 - 發音重點: Got it   的兩個   t   音經常會連在一起,聽起來像   God-it 。 Okay, I get it now. - 中文:好,我現在懂了。 - 發音重點: get it   同樣有連音,聽起來像   ged-it 。 I see. - 中文:原來如此。/ 我明白了。 - 發音重點: I see   比較偏向「我理解了這個資訊」,而   Got it   更偏向「我收到並了解了這個指令」。 - 用法:例如,朋友解釋一個笑話,你聽懂了會說   Oh, I see! 。 情境二:正式商務場合 適用時機 商務會議、報告、與上司或客戶溝通,需要表現出專業和尊重時。 專業表達 Understood. - 中文:明白。 - 語調:語氣要肯定、清晰,展現你的專業度和可靠性。可以簡潔有力地單獨使用。 Noted.   /   Noted with thanks. - 中文:收到了。/ 好的,謝謝。 - 用法:特別適合用在確認收到對方提供的資訊或指示,例如新的會議時間或專案更新。 I understand completely. - 中文:我完全理解。 - 情境:當對方在解釋一個比較複雜的情況或表達擔憂時,這句話能有效地表示你已經充分掌握狀況,並帶有安撫意味。 情境三:書面表達 適用時機 回覆Email、在通訊軟體上回覆工作訊息、撰寫正式文件。 正式寫法 This is duly noted. - 中文:已正式記錄在案。 Thank you for the clarification. It’s clear now. - 中文:謝謝您的澄清,現在很清楚了。 I have received t...

「我確定你寄錯人了,我不是你想要寄送的對象」英文怎麼說?「你寄錯人了」3大情境(日常/商務Email)專業回覆教學

當你打開 LINE,看到一個陌生人熱情地問「嘿!明晚的派對你還會來吧?」,你該怎麼辦?直接不回嗎?還是回「你誰啊?」這樣可能有點尷尬。其實,你只要簡單地說一句:Hi, sorry, I think you’ve got the wrong person, but I hope you have a great party! (嗨,抱歉,我想你找錯人了,但祝你們派對愉快!) 這樣是不是既解決了問題,又顯得友善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