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英文怎麼說「早知道會這樣,我當初就不會答應了」? 學會表達後悔的道地說法

英文怎麼說「早知道會這樣,我當初就不會答應了」? 學會表達後悔的道地說法

我們都曾做過讓自己後悔的決定。當事情不如預期,想用英文表達「早知道…我就不…」時,該怎麼說才道地?這句話在英文中牽涉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文法:「假設語氣」。

這篇文章將帶你從日常口語、正式商務到書面寫作,掌握這個句型的精髓。

中文:早知道會這樣,我當初就不會答應了。
英文:If I had known this would happen, I wouldn’t have agreed.


情境一:日常口語表達

適用時機

與朋友、家人或同事的日常對話,語氣通常帶點懊惱或開玩笑。

常用說法

Hindsight is 20/20. I never would’ve agreed if I knew this would happen.

  • 中文:千金難買早知道 ... 如果我知道會這樣,我根本不會答應。
  • 發音重點:Hindsight (HIND-sight),20/20 (twenty-twenty) 要念清楚。would’ve  would have 的縮寫,念作 WOULD-uv
  • 用法: Hindsight is 20/20  是一句常用的諺語。 20/20 指的是完美的視力 (vision),所以整句話的意思是「事情發生後,回頭看總是特別清楚」,完美對應中文的「事後諸葛亮」或「千金難買早知道」。

If I’d only known… I definitely wouldn’t have said yes.

  • 中文:要是我早知道就好了… 我絕對不會答應的。
  • 發音重點:If I’d (IF-ide) 是 If I had 的縮寫,發音要快且連在一起。

Knowing what I know now, I would have passed on that.

  • 中文:早知道現在這些事 (直譯:知道我現在所知道的),我當初就會回絕了。
  • 發音重點:passed on that (PASST-on-that),passed  ed 在這裡發 /t/ 的音。

情境二:正式商務場合

適用時機

商務會議、專案檢討 (project review)、對長輩或不熟悉的人,語氣較為嚴肅、客觀。

專業表達

Had I been aware of the full situation, I would not have given my consent.

  • 中文:如果我當時意識到全部的狀況,我就不會同意了。
  • 語調:語氣要嚴肅、客觀 (serious and objective)。這是一種倒裝句 (Inversion),把 If 省略,將 Had 移到句首,聽起來非常正式。

With the benefit of hindsight, we would have approached this decision differently.

  • 中文:事後回顧,我們會以不同的方式來處理這項決策。。
  • 用法:在商務上,常用 we (我們) 來代替 I (我),以表示這是團隊的共同檢討,而非個人的抱怨或推卸責任。

If I had foreseen these complications, I would have declined the offer.

  • 中文:如果我當時可以預見到這些複雜情況,我就會拒絕那項提議了。
  • 情境:適用於分析事情出錯的原因,foresee (預見) 是比 know (知道) 更專業的用詞。

情境三:書面表達

適用時機

Email、正式信件、分析報告、學術寫作。

文書寫作

In retrospect, agreeing to the terms was an oversight, given the unforeseen consequences.

  • 中文:事後回顧,從這些未預見的後果來看,同意這些條款是一項疏忽。
  • 情境:In retrospect (回想起來、事後看來) 是書面語中表達「早知道」的專業用法。 Oversight (疏忽) 也是非常專業的詞彙。

Had we anticipated these outcomes, our course of action would have been entirely different.

  • 中文:如果我們當初預料到這些結果,我們的行動方針將會完全不同。
  • 情境:再次使用倒裝句 (Had we…) 來展現高度的專業性,course of action(行動方針) 是標準的商務用語。

I regret the decision to proceed, as I was not privy to the potential risks at the time.

  • 中文:我對當時繼續推動的決定感到遺憾,因為當時我並未能接觸到潛在風險的相關資訊。
  • 情境:用 I regret… (我後悔) 直接開頭,並用 not privy to… (不知道/未被告知) 來精確說明「當初不知道」的原因。

常見錯誤避免

這句話是英文學習者最大的文法關卡之一:「與過去事實相反的假設語氣」(第三條件句 Third Conditional)。

❌ 錯誤說法

If I knew this will happen, I will not agree.

✅ 正確說法

If I had known this would happen, I would not have agreed.

  • 中文:如果我早知道會這樣,我當初就不會答應了。

錯誤分析

  • 中文的「早知道」三個字,已經把時間拉回了「過去」,但英文學習者常忘記切換時態。
  • 1. If 子句 (條件): 必須用「過去完成式」 (Had + Vpp),表示對「過去」的假設。
    • 錯誤:If I knew… (這是對「現在」的假設)。
  • 2. 主要子句 (結果): 必須用「would + have + Vpp」,表示對「過去」的結果。
    • 錯誤:will not agree (這是對「未來」的結果)。
  • 學習技巧:記住公式:If + (had Vpp), … (would have Vpp)

實用單字與片語

核心單字

Hindsight n.

  • 意思:事後聰明,事後看來
  • 例句:In hindsight, I should have taken the train instead of driving. (事後看來,我當初應該搭火車而不是開車。)

Regret v./n.

  • 意思:後悔,遺憾
  • 例句:I deeply regret my decision to turn down that job. (我深深後悔我當初拒絕那份工作的決定。)

Foresee v.

  • 意思:預見,預知 (f-o-r-e-s-e-e)
  • 例句:No one could have foreseen the complications. (沒有人能預見到這些複雜情況。)

實用片語

Hindsight is 20/20

  • 意思:事後諸葛亮;千金難買早知道
  • 例句:Of course, it’s easy to see the mistake now. Hindsight is 20/20. (當然,現在要發現錯誤很簡單。yy就事後諸葛囉!)

If only…

  • 意思:要是…就好了 (用來表達強烈的後悔)
  • 例句:If only I had listened to your advice. (要是我當初聽了你的建議就好了。)

(With) the benefit of hindsight

  • 意思:借助事後之明,事後看來
  • 例句:With the benefit of hindsight, it’s clear the project was doomed from the start. (事後看來,很明顯這個專案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了。)

實際應用練習

練習情境

1. 搞砸了一個專案

The client is furious. Had I known their requirements were so strict, I never would have agreed to that deadline.

客戶氣炸了!早知道他們的要求這麼嚴格,我當初就絕對不會同意那個到期日期了。

2. 答應幫朋友一個忙,結果超級麻煩

He’s calling me every hour! Knowing what I know now, I wouldn’t have offered to help him move.

他每小時都打給我!早知道會這樣,我當初就不會主動說要幫他搬家了。

3. 買了不合用的東西 (後悔購物)

This vacuum cleaner is terrible. If I’d known it was so weak, I would’ve just bought the other one.

這台吸塵器真爛。早知道它這麼弱,我當初就買另一台了。


延伸學習

相關表達

1. I regret… (我後悔…)

  • I regret agreeing to it.
  • 「我後悔答應了這件事。」 (這是比「早知道」更直接的說法)
  • 注意regret 後面要接 V-ing (動名詞) 表示「後悔做了某事」。

2. Should have… (本應該…)

  • I shouldn’t have agreed.
  • 「我當初不應該答應的。」 (這是日常口語中最最最常見的表達後悔的方式,比 If I had known 更常用!)
  • I should have said no.
  • 「我當初應該說不的。」

學習小偏方

💡 記憶技巧

想像一個「後悔時間機器」。If I had known… (如果我當時知道) 是啟動機器的按鈕,I would have… (我當初就會…) 是你回去改變的動作。

💡 實用建議

在日常生活中, I shouldn’t have + (Vpp) 更常被使用。

  • Ah, I shouldn’t have eaten that much. (啊,我不該吃那麼多的。)
  • You shouldn’t have said that. (你剛不該那麼說的。) 先熟練 shouldn’t have,這是表達後悔最快的方式。

💡 文化敏感度

在商務場合中,雖然可以表達後悔 (regret),但在商務場合過度使用 I (我),可能會顯得不夠專業或在推卸責任。使用 With the benefit of hindsight, we (事後看來,我們…) 會更客觀,聽起來像是在「檢討」而非「抱怨」。


思考練習

  1. 使用情境 (當你做了一個決定,結果導致了壞的後果,你想表達「如果時間倒流,我會做不同選擇」時。)

  2. 類似表達 (「千金難買早知道」、「悔不當初」、「要是當初…就好了」。)

  3. 文化背景 (這句話的核心是「後悔」(regret) 和「事後諸葛」(hindsight)。)


別怕犯錯!學會這個「第三條件句」,你的英文文法能力就正式進階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確定你寄錯人了,我不是你想要寄送的對象」英文怎麼說?「你寄錯人了」3大情境(日常/商務Email)專業回覆教學

當你打開 LINE,看到一個陌生人熱情地問「嘿!明晚的派對你還會來吧?」,你該怎麼辦?直接不回嗎?還是回「你誰啊?」這樣可能有點尷尬。其實,你只要簡單地說一句:Hi, sorry, I think you’ve got the wrong person, but I hope you have a great party! (嗨,抱歉,我想你找錯人了,但祝你們派對愉快!) 這樣是不是既解決了問題,又顯得友善大方?

「不好意思!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英文怎麼說?3情境教學,從職場到日常的禮貌提問法

每次在會議上,明明有個絕佳問題,卻卡在不知道怎麼用英文有禮貌地開口嗎?心裡想著「不好意思,請教一下」,嘴邊卻只有... Umm...?很多人都有這個困擾。今天我們就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教你幾句超實用的英文,讓你不管在跟誰說話,都能自信又得體地舉手發問!

「你要去的地方在對面」英文怎麼說?3情境學會across/opposite用法!

有外國朋友問你路,而你要去的地方就在那條大馬路的對面,你該怎麼說才不會聽起來像Google 翻譯?別擔心,其實超簡單。你就微笑指著對面,然後自信地說:It's just across the street! 是不是馬上就像個老手了?忘掉那些繞口的直譯吧,這句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