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情的發展完全如你所想,無論是好事或壞事,你都「早就料到了」,這時英文該怎麼說?在中文裡我們常說「不出我所料」或「我就知道」,但在英文中,用錯表達方式可能會聽起來很僵硬或不自然。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在不同情境下,用最道地的美式英語表達「這完全在我的預料之中」。
中文:這完全在我的預料之中。
英文:I saw that coming. (口語) / This was fully anticipated. (正式)
情境一:日常口語表達
適用時機
與朋友、家人或同事的日常對話,談論一些顯而易見的結果。
常用說法
I saw that coming.
- 中文:我早就料到了。
- 發音重點:saw that 經常會連讀,聽起來像
saw-that
。強調 saw 來表示你「真的」有預見。
I totally called it!
- 中文:完全被我說中了!
- 發音重點:called it 會連音,聽起來像
call-dit
。這句話帶有一點點得意或「你看吧!」的語氣。 - 用法:
No surprise there.
- 中文:那一點也不奇怪。
- 發音重點:語氣通常比較平淡,表示這件事的發生是理所當然的。
情境二:正式商務場合
適用時機
商務會議、向主管報告、或與客戶討論專案進展時,語氣需要更專業、客觀。
專業表達
This is exactly what we anticipated.
- 中文:這正是我們所預期的。
- 語調:自信且沉穩。這句話顯示你的團隊或你個人對情況有所準備。
This outcome was fully expected.
- 中文:這個結果完全在預料之中。
- 用法:這句是比較客觀的陳述,常用於總結報告或分析情況時。
We had foreseen this possibility.
- 中文:我們已經預見到了這種可能性。
- 情境:當討論風險管理或備用計畫時,這句話能展現你的遠見和周全的規劃。
情境三:書面表達
適用時機
Email、正式報告、學術論文或專案總結。
文書寫作
The results are in line with our projections.
- 中文:結果與我們的預測一致。
- 情境:常用於財務報告、數據分析或科學實驗中,表示實際數據符合模型預估。
This development was anticipated in our earlier analysis.
- 中文:我此一發展已於我們先前的分析中預見。。
- 情境:用於Email或備忘錄中,提醒收件人某個情況是已經被討論過的,並非突發狀況。
As predicted, the strategy yielded the intended results.
- 中文:正如預期,這項策略確實達到預期的效果。
- 情境:用於專案結案報告 (Project Close-out Report) 或績效回顧 (Performance Review) 中。
常見錯誤避免
❌ 錯誤說法
This is in my expectation.
✅ 正確說法
It’s just as I expected.
- 中文:這就跟我預期的一樣。
錯誤分析
- In my expectation 是典型的中式英文 (Chinglish),直接翻譯中文的「在我的預料之中」。在英文中,
expectation
通常不與in
這樣搭配使用來表達「符合預期」。 - 學習技巧:母語人士更傾向使用 as I expected (如同我預期的) 或是用動詞 what I expected(這就是我預期的)。
實用單字與片語
核心單字
anticipate v.
- 意思:預期,預料 (通常帶有「並已做好準備」的含意)
- 例句:We anticipate a delay in the shipment. (我們預期出貨會延遲。)
foresee v.
- 意思:預見,預知 (強調有洞察力)
- 例句:It’s difficult to foresee the long-term consequences. (很難預見長期的後果。)
projection n.
- 意思:預測,預估 (尤指基於數據的)
- 例句:The sales projections for next quarter are optimistic. (下一季的銷售預估很樂觀。)
實用片語
see (something) coming
- 意思:料到某事會發生
- 例句:He stole money from the company? I never saw that coming. (他偷了公司的錢?我真沒料到。)
in line with (something)
- 意思:與…一致,符合…
- 例句:The feedback is generally in line with our own findings. (回饋意見大致與我們自己的調查結果一致。)
to call it
- 意思:說中,猜中
- 例句:She said it would rain today, and she totally called it. (她說今天會下雨,完全被她說中了。)
實際應用練習
練習情境
情境一:朋友抱怨他那個愛遲到的同事又遲到了
My co-worker was late for the meeting again. I’m so annoyed!
我同事開會又遲到了!我真受不了!Honestly, I saw that coming. He’s never on time.
說真的,我早就料到了。他從來沒準時過。
情境二:看到新聞報導某家經營不善的公司終於倒閉了
Did you hear? That tech startup finally went bankrupt.
你聽說了嗎?那家新創公司終於破產了。Yep, I saw that coming a mile away. Their business model never made sense.
是啊!我老早就料到了。他們的商業模式根本不合理。
(註:a mile away是誇飾法,強調「老遠就看到了」,表示非常明顯)
情境三:在商務會議中,市場反應如團隊預期
As you can see, the customer feedback on the new feature is exactly what we discussed.
如各位所見,顧客對新功能的回饋與我們討論的完全一致。Good. This outcome was fully anticipated, and we are prepared for the next phase.
很好!這個結果完全在預期之中,我們已為下一階段做好了準備。
延伸學習
相關表達
No surprise there.
- 中文:那一點也不奇怪。
- 用法:當某件事的發生非常合理且符合邏輯時使用。
Tell me something I don’t know.
- 中文:這還用你說?(帶點諷刺或不耐煩)
- 用法:當別人告訴你一件你早就知道的「新聞」時,可以用這句來回應,表示「這我早就知道了」。
學習小偏方
💡 記憶技巧
將 I saw that coming 想像成一個畫面:你站在鐵軌旁,遠遠地「看」到火車(事件)正開「過來」。你早就看到了,所以當它抵達時,你一點也不驚訝。
💡 實用建議
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使用 It’s as I expected 是最安全、最不容易出錯的表達方式,適用於各種情境。
💡 文化敏感度
當別人正為某件壞事(例如分手、考試不及格)難過時,即使你真的「料到了」,也要避免立刻說 I saw that coming!
。這可能會顯得你幸災樂禍或缺乏同理心。最好先表示關心,稍後再分析情況。
思考練習
使用情境
如果你的朋友因為沒有準備期末考而導致不及格,你可以用今天學到的哪個「口語」句子來表達「我早就料到了」?(提示:可能帶有點得意的語氣)類似表達
中文的「不出我所料」、「果不其然」和「被我說中了」,分別對應到今天學到的哪句英文?文化背景
為什麼在商務場合中,說This was anticipated
(這在預期中) 比說I called it!
(被我說中了!) 更合適?
試著在下次看到可預期的事件發生時,在心裡默念一句 I saw that coming!
吧!
